2025 年 1-8 月,中国物流业在疫情后政策红利、暑期消费旺季和产业升级三重带动下,总体呈“需求稳、供给足、价格升、效益改善”的特征。核心数据与运行特点如下:
一、总体规模
社会物流总额:1-6 月 171.3 万亿元,同比 +5.6%,连续高于同期 GDP 增速;7-8 月需求继续扩张,1-8 月累计增速预计维持在 5.5% 左右。
物流业总收入:1-7 月 8.2 万亿元,同比 +4.9%;8 月收入增速保持平稳,1-8 月预计接近 9.5 万亿元。
二、需求结构
工业物流:1-6 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 +5.8%,贡献社会物流总额增量的 85%,8 月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物流需求继续提速。
民生消费物流: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6 月 +6.0%,8 月电商快递业务量指数再创年内新高(131.4),暑期文旅、果蔬、户外用品订单环比增 ≈5%。
1-8 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累计增速 6% 左右,高于工业物流。
再生资源 & 绿色物流:1-5 月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16.2%,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相关生产物流量 +30%,成为拉动最快细分板块。
三、运行景气
物流业景气指数(LPI):1-8 月平均 50.5-50.6%,连续位于扩张区间;8 月 50.9%,环比升 0.4 pct,新订单指数 52.3%,连续 7 个月扩张。
电商物流指数:8 月 112.3 点,为年内最高,1-8 月呈逐月抬升态势。
快递发展指数:1-8 月同比提高约 12%,业务量累计增速 ≈18%。
四、供给与效率
运力结构:公、铁、水业务总量指数 8 月分别回升 0.3-0.5 pct,多式联运比例提升;平均运距继续缩短,出入库作业时间同比降 3-5%。
基础设施:上半年国家新增 30 个物流枢纽,发放物流基建贷款 120 亿元(+67%),中西部固投完成额指数 55% 左右,同比高 4-5 pct。
五、成本与效益
成本水平:1-7 月重点调查企业每百元收入成本 95.3 元,同比降 0.2 元;8 月成本指数继续回落,物流降本超 1300 亿元(上半年数据)。
盈利情况:
1-7 月收入利润率 3.4%,环比上半年提高 0.3 pct;
8 月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 0.2 pct,小微型企业利润同步改善,大中小型企业盈利差距缩小。
六、区域与业态亮点
区域:中部(装备制造、汽车)、西部(煤炭、化工)物流总量指数分别 51-53%,高于全国平均;东部保持 50.3% 稳健增长。
新业态: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 1-7 月 +21.5%,跨境电商、冷链即时配送、餐饮新茶饮物流成为增长最快场景。
七、全年展望
9-12 月伴随“以旧换新”、电商旺季、出口圣诞订单和稳投资政策落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计社会物流总额全年增速有望保持 5.5% 左右,总收入突破 14 万亿元,收入利润率有望回升至 3.5% 上下,物流业对 GDP 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安青袖八卦:物流业是实体经济的“心电图”。它跳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比任何统计公报都更即时、更真实、更难“修饰”地映射出宏观、行业乃至企业的真实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