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这一回落主要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以及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概览
中国49.3%,↓0.4个百分点 收缩(连续2个月低于荣枯线),生产扩张但需求放缓,大型企业仍高于临界点
美国48.0%,↓1.0个百分点 收缩(连续5个月收缩,10个月最低) 新订单疲软,就业指数骤降至43.4%,汽车业受关税冲击显著
欧元区49.8%,↑0.3个百分点 收缩(但接近荣枯线),五个月连续产出增长,爱尔兰(53.2%)、西班牙(51.9%)领涨,德法疲软
全球综合 49.7%,↓0.7个百分点 收缩(第三度跌破荣枯线),亚洲除中日外表现亮眼(印度、越南、泰国扩张),但中日生产指数回落
中国制造业PMI深度解析
供需结构分化
生产维持扩张:生产指数50.5%(环比降0.5%),铁路船舶、电子设备等行业持续活跃;
需求明显收缩:新订单指数49.4%(环比降0.8%),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双弱。
企业规模差异显著
大型企业:PMI 50.3%(环比降0.9%),连续三个月扩张,产需指数均高于临界点;
中小型企业:中型企业PMI 49.5%(环比升0.9%),小型企业PMI 46.4%(环比降0.9%),生存压力加剧。
价格与预期反弹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环比大涨3.1%),主要因大宗商品涨价,为3月以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生产经营预期指数52.6%(环比升0.6%),汽车、高端装备等行业信心强劲。
全球制造业动态与核心挑战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压制复苏
企业库存消耗加速(二季度囤货潮退去),新出口订单收缩(46.1%);
汽车制造业受供应链延迟和成本上升冲击最深,就业指数跌至43.4%。
欧洲:小国驱动复苏,德法拖累整体
爱尔兰、西班牙、希腊持续扩张,但法国PMI仅48.2%,生产连续两月下滑;
供应链瓶颈重现:供应商交货延迟率达2022年11月以来最高。
亚洲区域分化
印度、越南、泰国维持高增长;
中国和日本受关税前置效应消退影响,生产指数回落。
核心制约因素
极端天气与生产淡季
中国多地高温暴雨导致建筑业PMI回落2.2%,物流与施工效率下降;
欧美夏季休假周期叠加,抑制工业活动。
贸易政策扰动全球供应链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原材料囤货潮退去,7月全球库存指数下滑;
半导体、不锈钢等品类因关税不确定性出现短缺,价格高于长期均值。
未来展望
短期承压:全球需求疲软(新订单指数普遍收缩)叠加供应链重构,制造业复苏仍需时间;
长期动能:中国高端制造(装备制造业PMI 50.3%)与欧洲绿色转型提供结构性支撑;
若美国关税政策明朗化,可能缓解企业成本传导压力。
安青袖八卦:2025年7月全球制造业延续“弱复苏”态势:中国受天气和需求放缓影响小幅收缩;美国深陷关税不确定性与库存调整;欧洲接近企稳但内部分化加剧。未来需关注政策稳定性(尤其贸易关税)与极端气候缓解后供需修复节奏,高技术及装备制造或率先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