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成熟度评级是根据《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两项国家标准进行的评估,旨在帮助企业识别自身智能制造能力的现状、明确改进方向,并推动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级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规划级(一级):企业开始对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条件进行规划,能够对核心业务(如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流程化管理。
规范级(二级):企业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对核心装备和业务进行改造和规范,实现单一业务的数据共享。
集成级(三级):企业实现装备、系统等的集成,实现跨业务间的数据共享,提升整体生产协同能力。
优化级(四级):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形成知识库和模型库,实现对核心业务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引领级(五级):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并衍生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评估方法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通过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系统演示、现场勘查等方式验证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改进建议。企业可以通过“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诊断,生成自诊断报告,识别改进方向并制定改进计划。
评估的意义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级不仅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还能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量化参考,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