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并创近5个月新高,但仍略低于50%荣枯线,显示制造业整体景气水平继续边际改善,处于“收缩边缘”的弱修复状态。
总体判断
环比继续修复:49.8%为4月以来最高值,环比提升0.4pct,结束了6–7月的快速下滑势头。
仍未进入扩张区间: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下,表明制造业总量层面尚未摆脱收缩,修复力度温和。
生产端是主要拉动:生产指数51.9%(+1.1),升至6个月高点;需求端新订单49.7%(+0.2)仍处收缩区间,呈现“生产强、订单弱”的结构性特征。
分项解读
生产指数:51.9% +1.1 连续5个月扩张,升至半年高点,政策前置与季节性旺季共同推升产出。
新订单:49.7% +0.2 连续2个月小幅回升,但仍低于临界线,内需修复缓慢、外需受欧美补库尾声影响。
新出口订单:47.5% –0.3 外需贡献减弱,海外客户去库存结束后的追加订单有限。
原材料库存:48.5% +0.5 降幅收窄,企业被动补库迹象增强。
从业人员:48.5% +0.6 用工收缩程度减轻,但连续7个月低于50%,中小企业就业压力仍大。
供应商配送时间:50.8% +0.3 物流效率提升,侧面印证生产活跃度提高。
生产经营预期:54.1% +0.4 连续3个月回升,政策托底叠加旺季效应,企业信心边际改善。
企业规模视角
大型企业:51.0%(+0.2)——连续位于扩张区间,是整体PMI的主要支撑。
中型企业:48.8%(–0.1)——景气度略有回落,仍低于临界线。
小型企业:48.2%(+1.6)——虽显著回升,但连续6个月收缩,订单与资金压力依旧突出。
行业视角
三大重点行业继续扩张
装备制造业51.9%
高技术制造业51.6%
消费品行业50.6%(今年首次回到扩张区间)
上述行业“生产+新订单”双扩张,对9月数据形成主要拉动。
基础原材料行业47.5%(–0.7)
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受地产投资疲弱与价格回落影响,景气度继续下滑。
政策含义与前瞻
积极信号:生产端连续扩张、企业预期三连升、消费品行业重回荣枯线以上,显示扩内需与稳产政策初见成效。
风险点:需求端仍处收缩、出口订单转弱、建筑业相关原材料行业低迷,中小企业就业承压,经济内生动能尚不牢固。
安青袖八卦:若四季度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PMI有望时隔5个月重回50%以上;但外需下行与地产调整仍是最大拖累,政策需继续呵护需求侧,特别是稳定小企业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