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非制造业PMI 50.3%,环比微升0.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数据虽“刚过荣枯线”,但结构信号比标题数字更值得关注——“服务业回暖、建筑业转冷、价格依然踩在刹车片上”。
总体:扩张延续,幅度温和
商务活动指数 50.3 %(+0.2 pct)
新订单指数 46.6 %(+0.9 pct)——连续 6 个月收缩,但降幅收窄
业务活动预期 56.2 %(+0.4 pct)——企业情绪连续两个月回升,仍高于 2023 年同期
结论:非制造业整体保持“低速扩张+预期修复”的组合,环比动能略有改善,但绝对水平仍低于历史同期均值(过去 5 年均值 52.6 %)。
行业分化:服务业接棒,建筑业拖后腿
服务业,50.5 %,+0.5 pct,暑期出行、电信软件、金融活动共同拉升
航空运输,59 % 以上,+4.6 pct,亲子游、研学游叠加国际线恢复
住宿餐饮 住宿,48 %、餐饮 50 % 以上,+5 pct 左右,暑期旺季+低基数,修复最猛
信息服务 ,57–60 %,+3 pct,“人工智能+”政策催化,订单饱满
建筑业,49.1 %,–1.5 pct,连续两月回落并跌破荣枯线
土木工程 ,53 % 以上,–2 pct,基建仍扩张,但雨季+专项债“化债优先”抑制新项目
房屋建筑,<50 % ,商品房待售面积高位,地产链继续收缩
价格:上下游“剪刀差”收敛,但仍处通缩边缘
投入品价格 50.0 %(持平)——能源、机票、餐饮原料涨价抵消房租下跌
销售价格 48.6 %(+0.7 pct)——连续 6 个月收缩,降幅收窄,服务业“以价换量”依旧普遍
提示:价格分项双双低于 50 % 的历史时段,通常对应企业盈利挤压,后续需观察需求能否继续回暖,把销售价格拉回扩张区。
需求端:居民活动火热,生产性服务一般
暑期消费是 8 月服务业环比改善的核心——铁路、航空、文体娱乐订单指数均处 55 % 以上高景气
金融活动扩张加快——货币金融、资本市场商务活动指数分别高于 55 %、60 %,直接融资与交投活跃,为实体提供流动性缓冲
生产性服务(批发、物流仓储、商务服务)仅边际改善,仍低于 50 %,反映制造业链条需求尚未实质回温
预期与政策:情绪修复,但“续命”看政策
业务活动预期 56.2 % 创 4 月以来新高,显示企业对 9–10 月传统旺季与增量政策抱有期待
政策前置信号:8 月末财政部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大方案,9 月起实施,预计对住宿、餐饮、文旅、养老、育幼等场景带来 150–200 bp 的实际利率优惠,有望继续推升服务业订单
建筑业拖累短期难逆转——专项债 6–8 月超 40 % 额度用于“化债”而非新项目,地产销售端尚未企稳,基建投资更多靠“存量项目赶工”,四季度若专项债资金用途调整,土木链条才有重新提速的可能
综合评估
“消费服务强、投资服务弱” 的格局愈发清晰,非制造业复苏呈结构性而非全局性
服务业由暑期+政策双轮驱动,9 月有望延续扩张;建筑业需等待天气、资金双重约束解除
价格仍在收缩区间,企业盈利修复慢于收入修复,“以价换量”仍是主流策略
整体景气虽环比改善,但对比历史同期仍偏弱,内生需求能否接棒季节性因素,是判断 4 季度非制造业能否站上 52 % 的关键
安青袖八卦:8 月非制造业 PMI 告诉市场——“消费正在热身,投资仍在淋雨”,扩张还在,但靠的是暑期+政策,不是全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