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工业4.0时代制造业升级九大技术趋势
  • 陶氏化学与杜邦谈判合并
  • 水草肥美的快递业
  • 微信下一个颠覆的,是票据印刷?
  • 闽三角或成打工首选地
  • 网购包装与传统包装的6大差异
  • 博禄关闭香港办公室
  • 杜邦80℃低温固化油墨
  • 喀嚓鱼中国区业务关闭
  • 亚马逊用超大纸箱打包汽车
  • 2015医用复合膜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
  • 全国11亿册秋季中小学教科书已全部实现...
  • 三种类型企业将重新瓜分包装行业新版图
  • 六年后,龙港印刷展再回龙港
  • 沧州多家纸箱设备商签订专利保险合同
  • 海德堡新LOGO清新亮相
  • 外贸无锡印刷有限公司招标电子监管码喷码机
  • 图书按需印刷短期内不会有大作为
  • 2014年中国前20名油墨企业产量排行榜
  • 雀巢方便面在印度检出铅超标被封杀
  • 惠普分拆计划将于11月1日生效
  • 发改委:快递资费实行市场定价
  • 石墨烯新突破:可打印于衣物上
  • 新广告法:弹窗关闭标志须显著
  • 物联网对贫困地区人民有啥用
  • 美零售商2/3不接纳Apple Pay
  • 巴基斯坦警方捣毁全球最大假文凭印制工厂
  • 上海印刷业数据出炉+2014年上市印企年报...
  • 拜耳即将更名
  • Win10正式版将于7月29日发布
  • 大数据征信来了:如何保护隐私
  • 徕卡:考虑收回中国代理业务
  • 珠三角"机器换人"应对涨薪潮
  • 格力投资50亿新基地年底投产
  • 全球四大粮商之一宣布收购湖北美味源
  • 星巴克瓶装星冰乐将由康师傅生产
  • 杜邦钛白科技全新包装薄膜减薄方案
  • 德乐IDC无菌包装新技术
  • 雀巢跨界包装
  • 广东4年裁减30万印刷工
  • 年销售额20亿的浏阳河酒“停产”
  • 六个关键词看明白《中国制造2025》核心意图
  • 美盈森拟投资5亿元拓展“产业互联网生态...
  • 2015年最危险的几类企业
  • “裸印”是死路
  • 造纸业2014为最差一年
  • 1-3月我国印刷设备器材出口超5亿美元
  • 陶氏PacXpert™软包装袋喜获2015爱...
  • 2015年印刷百强排行榜调查开始
  • 东莞72家造纸厂6月底前将淘汰57家
  • 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速为何持续下降

    阅读量:125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无数奇迹,GDP年均增速高达9.8%,2010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国,2013年成为最大贸易国。根据世行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是,最近中国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热门话题,原因在于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季下降,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


      和讯刊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的文章表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必然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并不在于内部的结构性原因,而在外部的周期性因素。2010年至2013年,中国GDP的增速分别是10.4%、9.3%、7.8%、7.7%。同期,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比如印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0.1%、7.0%、5.3%、4.9%,巴西则分别为7.5%、2.7%、0.9%、2.2%,都和中国同样下滑而且比中国严重,总不能说是由于中国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原因使得中国经济的增速持续下滑,而且,也使得印度和巴西的经济不仅同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还更严重。


      不仅新兴市场在同一时期是这样,一些高收入、高表现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比如韩国,2010年的经济增速是6.3%,2011年是3.7%,2012年是2%,2013年稍微上升到2.8%;新加坡,2010年为14.8%,2011年下降到5.0%,2012年则是1.3%,2013年则上升到3.7%。这些高收入、高表现国家不存在和中国一样的结构性问题,但是他们也出现了与中国2010年以来一样增速下滑。从这些比较不难看出导致这些国家在同一时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必然是共同的外部原因。


      如何稳增长?


      文章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一是出口,二是投资,三是消费。就出口来说,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没有完全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经济和居民收入尚未恢复正常增长,从而导致对其出口增速下降。1979-2010年,中国每年出口增长17%,现在则还不到10%,今年出口增长的目标是7.5%,很有可能达不到。第二,投资,2008年的全球危机爆发后,每个国家都采取了反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投资,从2008年到现在大部分项目已经建成,若没有新的项目,投资的增速必然下降。至于消费,中国消费的增速和其他国家比较还比较正常,所以,中国经济还能保持中高速的增长。经过上述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认为自2010年以来的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必然会崩溃是说不通的。


      自2008年全球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虽然已经有所复苏,但是,欧洲、美国、日本都尚未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以恢复经济正常增长的活力,所以,很可能陷入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的低增长、高失业、高赤字的新常态,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不容乐观,我国确实需要调整增长模式,从出口拉动的增长转为由内需拉动的增长。但是,我不同意中国应该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转向消费拉动型的增长。消费固然重要,但是以消费来推动增长,就意味着每一年都必须要增加消费。唯一能够保证每年增加消费的只有增加收入,也就是说每年都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措施都需要投资。如果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不提高,只刺激消费,刚开始人们可能会用自己的储蓄来增加消费,但是等到几年之后储蓄用完就需要举债,债务积累多到要还债时就会爆发危机。所以,提高投资效率是必要的,但是认为中国应该放弃投资劳动的增长模式改为消费推动的增长模式则是不正确的。

      经过3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仍然存在很多经济和社会回报高的投资机会。第一是产业升级,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过剩产能,但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仍有机会进行产业升级,这种升级需要投资。第二是基础设施。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投资,但在过去主要投资都放在城市之间的交通,比如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而城市内部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像地铁、地下管网等。第三环保。第四,城市化。这些投资都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高回报。存在许多经济和社会回报高的投资机会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大差异之一。在需要进行周期的刺激时,发达国家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发展中国家这种机会很多。


      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除了要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外,还需要有投资资源。第一,中国政府积累的债务只占GDP的40%,与其他国家比属于较低水平,中国政府还有相当大的财政空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中国的储蓄率将近50%,政府的投资可以撬动私营领域的投资。第三,投资需要进口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中国的外汇储备有4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投资的资源多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拥有很好的投资机遇,但是却没有这么多资源来进行投资,一些国家的政府负债率很高、储蓄率低、外汇储备不足,限制了他们进行投资的能力,但中国不存在这些问题。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文章认为,中国应该可以实现今年年初所定的7.5%左右增长速度的目标,不仅如此,中国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有潜力把增速维持在7%-8%之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维持增长速度需要持续地提高生产率,这就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区别是,后者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自己发明,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在前进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现在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与1950年代的日本、1960年代的新加坡,及1970年代的韩国非常相近。他们在同样的差距水平上保持了20年的8%-9%的增长速度,这也就说明了中国还有20年8%增长的潜力。当然,要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中国需要深化改革,消除双轨制改革遗留下来的造成收入分配和腐败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扭曲,发挥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的作用。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