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瓦楞纸箱行业瓦楞纸板名词解释之一
  • 洋产品真的比国内好吗
  • 高速自动包装膜专用树脂面世
  • 科技行业精英纷纷出手拯救传统媒体
  • 中国人民银行三年内实现钞票冠字号打印服务
  • 力嘉董事长马伟武获得印刷领域大奖
  • 山鹰纸业为吉安集团提供50亿元担保引质疑
  • 2013年上半年包装机械市场不断增长仍不...
  •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首印110万册
  • 陕西省《三秦都市报》云报纸正式上线
  • 印刷行业迎来第二春——电子印刷
  • 美国印刷业2013年市场报告
  • 2015全球印刷设备器材市场达212亿美元
  • 包装行业发展为包装机器人提供腾飞的机遇
  • 国家强制要求月饼包装成本不超过出厂价25%
  • 国内纸具印刷市场现状分析
  • 打造包装印刷业航母 2013中国国际彩盒展...
  • 大数据时代的资料容量到底有多大
  • 机器人未来能否抢走印刷产业工人的饭碗
  • 英国部分葡萄酒将用塑料包装
  • 中国首台生物3D打印机研制成功
  • 利乐率先在巴西全面采用生物质塑料生产包装
  • 食品转基因标识何时掀起“盖头”来
  • 落实完善人才政策 推动战略新兴产业
  • 印刷下游行业促进经济发展给力绿色印刷
  • 纸制品包装印刷行业盈利空间有限
  • 日本纸质包装受捧 或促日废供需升级
  • 可再生包装催生千亿元市场 外资企业争相...
  • 时政关注:“中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 彩盒印刷质量的检测技术
  • 塑料瓶有望成为啤酒包装瓶
  • 塑料:比玻璃和金属包装更低碳
  • 国内一半以上的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
  • 多重利好 全球可持续包装业产值将达2440亿
  • 2012日本包装业上市额降至6万亿日元
  • 越南查扣入境中国地图印刷品称“歪曲”...
  • 全球包装工业持续增长
  •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破6.12 造纸行业...
  • 纸盒成风味奶普遍包装形式
  • 海量数据可以帮忙卖书,也能帮忙印刷
  • 选购食品包装机几点注意事项
  • 食品包装机行业的多样化迅速发展
  • 融茗颂月的月饼茶包装
  • 3D打印热与忧
  • 当前全球印刷业面临多重挑战
  • 会变魔术的胶片书
  • 2015年孙耿镇包装印刷产值达5亿
  • 新纳米印刷工艺打造30微米世界最小“蒙...
  • 2013年瓦楞纸箱产品质量市监督抽查结果
  • 百强印企遭遇增长低谷
  • 机器人未来能否抢走印刷产业工人的饭碗

    阅读量:69
         2011年7月的一个夜晚,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发布了一个足以令所有人感到震动的消息:“富士康集团将在3年时间里,安装100万台机器人,用以替代生产线工人。”这个计划也被外界称为“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

        富士康集团是全球手机制造领域最大的代工厂,该企业在中国的雇员人数超过百万。这个庞大的制造集团,不仅为大量的中国大陆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也造就了“富士康式跳楼”的悲剧经典。实施“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企业持续陷入社会的批评,避免陷入道义的漩涡。

        不过真正让人们感到震动的,并不是这个计划的正向因素,而是“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潜台词:“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员工可能失业!

    由富士康集团自行研制的“富士康深圳一号”是“百万机器人计划”的主力军

    由富士康集团自行研制的“富士康深圳一号”是“百万机器人计划”的主力军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盈利”是做企业最根本的理由。客观地讲,除了黑社会为了洗钱而成立的影子企业,恐怕没有哪一家企业是为赔钱而创建的,没有盈利,企业也很难生存下去。与盈利相比,社会责任很难成为企业第一位考虑的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企业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成为违背社会责任的“反面典型”,这显然也不是企业需要的。富士康集团在大陆建厂,目的也是为了盈利而不是做慈善,可富士康集团的运营遇到“富士康式跳楼”时,企业必须考虑扭转自身背负的“道义”上的骂名,减员、用机器代替人,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其实在印刷行业,用机器人替代人,也早已是很多企业家在认真思考的事情。

        记得7、8年前,当时还是一家台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庞春华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到老虎嘴式模切机的安全性,他表示,正在考虑给老虎嘴式模切机加装机械手,以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当然,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因为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更安全的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的问世,已经取代老虎嘴式模切机成为业界的模切加工主流设备。

    曼罗兰推出的APL自动制版系统也是一种机器人

    曼罗兰推出的APL自动制版系统也是一种机器人

        不过印刷行业并未放弃对机器人的追求,在这方面,走在业界领先地位的首推曼罗兰公司。早在2007年,曼罗兰推出了APL自动制版系统。虽然从字面上看,这个系统与机器人无关,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自动的机械手或称机器人。APL自动制版系统是当时尚未宣布破产的曼罗兰印刷机械公司,和KUKA机器人集团联手制造。它采用的是KUKA机器人集团制造的4轴机械臂,定位误差精确达0.01mm,主要用于更换胶印机上使用的印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胶印技术正在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墨色遥控、自动清洗橡皮布、印版自动调整、集中供墨乃至APP远程遥控等技术已经获得应用,而APL机器人的出现,让胶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再上一层楼。未来,如果输纸台和收纸台也实行自动更换,那么曾经传统的胶印技术,将成为全新的智能化印刷设备,这样的设备足以持续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在印刷的其他领域,机器人也在悄无声息的攻占着原本属于人的领地,比如:印刷品的自动检测系统,虽然你可以不承认这是机器人,但是采用机器视觉系统、带有自动清废、可以进行实时检测并剔除不合格产品的全自动印刷检测系统,与专业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企业,机器人带来的是质量的稳定,是更长的工作时间,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计报酬的“员工”,是更简单的管理,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更多产业工人的“被迫”下岗。在媒体们为“机器人”歌功颂德的时候,这些没有七情六欲的“机器”,却实实在在地抢走着人们的饭碗。

        现实是很残酷的,对于从事实业生产的企业经营者来说,质量、效率、成本是其关心的,而关心这些的最终目的,真是前面所述的“盈利”。当机器人的综合使用成本低于人的时候,可能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机器人”而不是“人”。多年前,笔者曾经憧憬过“没有人的印刷厂”,而随着机器人与印刷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曾经的“童话”,或许在可期的未来,是能够实现的。

        机器人的进步越来越近,您的饭碗还那么牢靠吗?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