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企业自筹投入的资金钻74.46%,这是拉动食品和包装机械整体水平还偏低,食品装备制造业任重而道远。进出口方面,2004年食品和包装机械(不包括家用器具)进出口总量额为257877.63万美元,较2003年的28.22亿美元下降了9.42%,其中进口222140.15万美元,较2003年的24.60亿美元下降10.74%,出口35737.38万美元,较2003年的3.61亿美元增长1.12%,增幅不大。进口设备中,食品机械27275.87万美元,占总进口量的12.27%,只有2003年7.2亿美元的37.9%。
包装机械进口194864.38万美元,较2003年的17.4亿美元增长11.99%。出口设备中,食品机械7871.77万美元,较2003年的1.63亿美元下降48.28%;包装机械27845.61万美元,较2003年的1.99亿美元增长39.92%。总体形势还是很乐观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质量上。2005年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行业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额将达到850亿元,国内企业总销售额应为620亿元,在2004年558亿元的基础上只需增长11%便可达到。近10年最低增长率是12.96%,所以国内销售总额可望突皮620亿元。而从2004年看,进口额增长不大,所以国产设备2005年的市场占有率会上升。预测到2012年国内行业总销售额可以达到1300亿元,市场需求可以达到2000亿元,考虑到国际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按照2004年行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9.84%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我国将进口超过700亿元的食品和包装机械。
有些企业抱怨市场不好,需求不旺,而我们有很大的一块市场是被进口设备占领了。最近半年,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等同行企业纷纷前来咨询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看来,他们对中国市场比我们自己敏感。其实他们有好多设备我们自己也在生产,但他们认为他们设备的质量更好、更可靠,他们有信心分得一些份额。严峻的国际竞争及巨大的国内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引进和使用新设备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否则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
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因国务院已确定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作为今后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而解决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农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工,就地增值,这就为食品和包装机械提供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市场需求旺盛的食品和包装设备是:
(1)淀粉加工机械,包括麦、米、豆、谷类干法及湿法加工的玉米、薯类淀粉及其综合利用设备,市场需求量将超过500亿元。(2)水果、蔬菜加工及综合利用设备,如果将加量提高10%,即年加工达到5500万吨,大约需增加年加工能力为20万吨的生产线250条,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将达到150亿元。
(3)肉类加工设备,如果肉类加工比例达到20%,即净增加工量600万吨,需增加生产线约400条,市场增加需求达80亿元。
(4)啤酒行业已趋稳定,每年增长在5%左右,5年净增量为750万吨左右,其啤酒生产及灌装、包装设备需求将超过400亿元。
(5)饮料消费的增长较高,达到20%-30%/年,可能会前强后弱,但平均增幅仍会超过10%,净增1000万吨以上,其水处理、灌装及包装设备约需100亿元。
(6)水产品加工设备,水产品将向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按增加10%的深加工量为470万吨,约需增加设备投资200亿元。
(7)乳品机械目前大部分为进口,尤其是乳品包装机械95%以上为进口,共进口了近1000条生产线,包装材料市场也几乎是清一色靠国外供应。国产设备将逐步进入市场,加工包装及包装材料机械可占领国内增量的30%-40%,可增加年销售额约60亿元。
(8)豆类加工机械,重在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提取各种微量元素及各种蛋白质,每年设备的净增需求将超过30亿元。
(9)其它包装机械,如制瓶、制袋、捆扎、打包、纸容器、塑料容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水泥、化肥、农药、人畜用药等包装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包装机械年增长率应在15%-17%,平均年净增量应超过50亿元。
新的杀菌技术、保鲜技术、活性包装技术、抗菌包装材料等将随着设备被引进中国,这些技术在中国还未开发研制,届时一部分企业会借鉴这些技术发展自己的新产品。预计这些高端产品的国产设备占有率大约只有1/3,由于科研投入不足,开发资金太少,这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差异将会维持至少10年。出口部分有可能较快上升。因为目前国内一些较新的技术对东南亚市场、俄罗斯市场、中东及非洲市场都是未来几年的适用技术及设备,出口前景看好。近几年出口增幅都达到20%以上。预计到2012年,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出口额将达到12亿美元,一大批高水平的食品包装机械将亮相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