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位于扩张区间。这表明非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内部结构分化明显。
一、总体运行特征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在9月触及50.0%临界点后,10月小幅回升至50.1%,显示景气度温和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水平仍低于2024年同期(50.2%)和全年平均水平,反映出非制造业复苏基础尚不稳固。
与制造业PMI(49.0%,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相比,非制造业表现相对较好,支撑综合PMI产出指数保持在50.0%的临界点,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稳定。
二、分行业表现分化
1. 服务业:节日效应带动回暖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亮点行业:
出行消费类:在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带动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市场活跃度较强
邮政业: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提前布局影响,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
承压行业:
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景气度持续偏弱,反映这些行业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2. 建筑业:景气度小幅回落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
这表明受固定资产投资节奏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建筑活动有所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环比大幅上升3.6个百分点,显示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预期继续改善。
三、主要分类指数解读
新订单:46.0% 持平 连续位于收缩区间,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制约非制造业进一步扩张
投入品价格:49.4%,+0.4个百分点,降幅收窄,但仍低于临界点,企业成本压力相对温和
销售价格:47.8%,+0.5个百分点,连续低于临界点,价格总体水平仍低于上月,反映"以价换量"现象持续
从业人员:45.2%,+0.2个百分点,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但略有缓解
业务活动预期:56.1%,+0.4个百分点,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未来发展保持较强信心
关键问题:新订单指数(46.0%)与商务活动指数(50.1%)出现**"剪刀差"**,表明当前经营活动扩张更多依赖在手订单或短期因素,新增需求不足,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四、趋势分析与政策含义
积极信号:
服务业消费韧性显现:节日效应和线上消费带动相关服务业高位运行
企业预期保持稳定:56.1%的预期指数表明企业信心未明显受挫
价格指标有所改善:投入品和销售价格指数均有所回升,通缩压力略有缓解
主要挑战:
有效需求不足:新订单指数持续低于临界点,反映内需偏弱仍是主要矛盾
房地产链条低迷:从房地产开发到后周期服务的多个环节景气度偏低
就业市场承压: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位于收缩区间,稳就业任务艰巨
安青袖八卦:10月非制造业PMI数据显示经济**"总体稳、结构分、预期稳"的特征。尽管面临需求不足和结构性矛盾,但服务业消费韧性和企业稳定预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未来关键在于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促进房地产链条企稳回升,推动非制造业景气度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5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