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小企业协会2025年11月10日发布的官方数据,对10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进行深入分析:
核心结论:稳中小升,分化改善
总体判断:10月指数录得89.0,虽与9月持平,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内部结构呈现 "4升2平2降"的改善性分化格局 ,显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中小企业运行出现边际好转信号。
分项指标深度解析
积极信号(上升项)
综合经营指数(+0.3):改善幅度最大,表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触底回升,生产活跃度有所恢复
市场指数(+0.1):连续微升,反映市场需求边际改善,四季度传统旺季效应初步显现
成本指数(+0.1):罕见上升,通常该指数上升意味着成本压力缓解(指数设计为成本反向指标),原材料价格波动趋缓使企业承压减轻
投入指数(+0.2):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增强,投资信心有所修复
持平项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保持97.8不变,但内部结构分化——宏观形势感受微降0.1点,行业形势感受微升0.1点,显示企业对宏观政策预期稳定,但对整体经济环境仍持谨慎态度
资金指数:持平于100.5,处于临界点上方,表明融资环境维持宽松但未进一步改善
承压项(下降项)
劳动力指数(-0.1):招工需求放缓,反映企业用工扩张意愿不足
效益指数(-0.1):企业盈利改善动能减弱,"增收不增利"现象依然存在
行业表现的结构性特征
亮点行业:
交通运输业(+0.3):连续两个月上升,成为经济活力恢复的先行指标,与"双十一"备货、消费物流需求旺盛直接相关
住宿餐饮业(+0.4):升幅最大,印证服务消费持续复苏
工业(+0.1):温和改善,受设备更新政策拉动
承压行业:
信息传输软件业(-0.3):连续下降,反映数字经济领域投资热度降温
社会服务业(-0.3):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建筑业(-0.1):受房地产投资拖累
区域格局的新变化
中部(+0.2至89.8)&东北(+0.3至81.6):领涨全国,显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初见成效,产业转移和振兴政策红利释放
东部(持平90.0):作为经济压舱石,指数绝对值最高但增长动能暂歇
西部(持平88.4):保持稳定,内需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政策效果评估
专家分析指出,指数持平中蕴含积极信号:
政策托底见效:一揽子增量政策(减税降费、融资支持、消费刺激)阻止了指数下滑势头
预期管理成功: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企稳,防止了信心崩塌
结构性修复:投入、市场等前瞻性指标回升,为后续增长储备动能
南开大学庞瑞芝教授认为,政策组合拳有效增强了企业信心与活力,但需警惕外部不确定性对复苏进程的干扰。
挑战与展望
当前瓶颈:
指数仍处收缩区间,距景气线尚有11点差距
效益指数下滑显示经营质量改善滞后于数量修复
劳动力市场疲软反映企业对前景信心不足
未来关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指出,下一阶段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韧性与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安青袖八卦:10月数据呈现 "底部整固、结构分化、政策驱动" 特征,属于弱复苏状态,全面回暖仍需政策持续加码和市场需求实质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