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早就记住了橘子和新鲜
当然,也会记住是安青袖在为你解说
但这个不重要的
因为你们都认识我了嘛
关键点是在橘子的身上
广告宣传元素单一,标题字少
就能被清晰快速记住
广告宣传元素单一,标题字少,就能被清晰快速记住。
画面上出现的元素越多,看的人就越记不住,也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有不少广告宣传,一个画面里恨不得把所有信息全部写上去,密密麻麻,这样子,看的人都懒得看了,更谈不上是否了解内容和记住。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元素越多,视觉或语义干扰就越大,记忆效率立马暴跌。
为什么记不住?因为注意力被稀释了,每个新增元素都在抢占有限的注意力资源。
编码冲突,大脑要把画面转成“语义标签”才能存进长期记忆,元素过多会导致标签重叠、互相干扰。
组块失效,人脑会自动把零散信息打包成“组块”(如前面那个橘子短视频,每一帧都会被快速打包成:“安青袖+橘子”),但组块数量一旦过多,整体记忆就会崩盘。
设计上的解法
减法设计:每屏只保留1个视觉焦点,其余元素降权。
分层呈现:用“动效/淡入”让元素分批出现,观众每次只需处理3个以内组块。
语义锚点:给画面加一句5字以内的标题,强制大脑把视觉元素压缩成一个标签。
极端案例
苹果发布会PPT:一张图 + 一行字,记忆留存率 85%;
信息堆砌的海报:10个卖点堆一起,观众3秒后只记得“好像有优惠”,细节全丢。
结论:画面不是仓库,而是记忆钩子。
画面上的标题几个字最优
实验数据(3秒扫视、眼动仪追踪、事后回忆测试)显示:
4~6 个字是标题记忆与信息量的最佳平衡点,平均回忆正确率78%。
如需补充,用10字以内的副标题或动效延迟出现,避免一次性堆叠。
安青袖八卦:中文有特别优势:单个汉字信息密度高,5个汉字≈10个英文单词的信息量,所以中文场景可大胆压缩到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