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及相关数据来源,2025年6月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整体形势
进出口总值:2025年6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166.6亿美元,其中出口3078.5亿美元,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1.9%;进口208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4.9%。
贸易顺差:6月贸易顺差为990.5亿美元。
出口情况
整体表现:出口增长强劲,主要得益于外需韧性和低基数效应。全球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高于荣枯线,美国虽经济降温但补库周期持续,日本、韩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站上荣枯线。
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2040.2亿美元,同比增长8.5%;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75.6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他贸易出口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主要得益于通过保税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的货物出口增长。
国别表现:
对美出口:6月增速由3.6%上涨至6.6%,拉动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出口份额提升至14.8%。
对欧盟出口:由降转增,增速从-1.0%变为4.1%,拉动出口增长0.5个百分点,占比升至14.9%。
对东盟出口:增长15.0%,拉动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份额降至16.2%。
对日韩出口:对日由跌转增0.9%,对韩增4.1%,分别拉动出口增长0.03、0.14个百分点。
其他地区:对香港地区、台湾省、拉美出口保持高增速。
产品结构:
船舶出口:增长58.3%,拉动出口增长0.4个百分点。
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3.4%,拉动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电脑、手机、液晶出口分别增长9.8%、1.9%、13.3%。
汽车出口:金额增长12.6%,增速从高位回落。
劳动密集型产品:家具、家电出口分别增长5.6%、17.9%,纺织品、塑料制品出口增长5.9%、7.2%,服装等仍负增长。
进口情况
整体表现:进口增长放缓,6月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4.9%。
国别表现:自美国、欧盟、日本进口普遍下滑,自韩国、香港进口回升。
运输市场情况
欧地运价:6月,中国出口至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26.30点、2130.80点,较上月平均分别上涨8.2%、16.7%;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和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平均值分别为1844美元/TEU和3135美元/TEU,较上月环比分别上涨41.3%、31.2%。
北美市场:6月,中国出口至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49.63点、1345.73点,分别较上月平均上涨28.2%、36.0%;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平均值分别为3769美元/FEU和5938美元/FEU,较上月环比分别上涨8.6%、32.5%。
关键观察
“抢出口”与关税窗口:5–6月美国进口商赶在新关税生效前集中进货,导致6月中国对美海运箱量同比骤降28%,份额降至28.8%(2024年7月峰值40%)。
东盟+非洲替代:对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速均超15%,显示供应链多元化加速。
价格与量的背离:大宗原材料进口量稳价跌,压低进口金额;机电类进口量增价稳,支撑技术链条。
顺差再扩大:出口高基数叠加进口价格回落,使6月顺差接近千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单月新高。
短期展望
出口:基数抬升+美欧圣诞备货前置,7月出口同比增速或放缓至中个位数。
进口:国内基建与设备更新需求释放,铁矿、铜矿等大宗量稳价升,金额同比跌幅将收窄。
数据来源
海关总署、新浪财经、搜狐、每经网、腾讯网、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