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国外贸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但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自去年2月份以来首次环比回升,意味着二季度出口压力有望缓解。速度之外,我国外贸仍有不少亮点:布局更趋合理、结构更为优化、效益持续提升。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之下,我国外贸尚需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2月15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8%。其中,出口1.14万亿元,下降6.6%;进口7375.4亿元,下降14.4%;贸易顺差4062亿元,扩大12.2%。
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7,较去年12月回升0.5,这是2015年2月以来该指数首次环比回升。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3.4,较上月回升0.7;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为33.3、29.9,较上月分别回升了1.6、0.2。
“初步判断,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压力有望缓解。”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说。
节日因素不容忽视
通常情况下,外贸进出口受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的影响较大,单个月的外贸数据尚不足以支撑对全年形势的判断,需要综合1月、2月甚至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考虑。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1月数据受春节效应的干扰较大。一般而言,当月PMI进口、新出口订单也普遍会较为低迷。”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表明进口比出口更加低迷。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节早于去年,工厂大多倾向于提前赶工期和早歇工,使得出口相对更为集中,而进口意愿有所下降。
进口增速的继续下滑,表明当前内需仍然不足,这与此前公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下滑趋势基本吻合。与进口低迷相比,出口跌幅的意外扩大,则源于全球经济低迷和市场动荡的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此前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预期中的低基数影响也未能起效,这表明当前外贸进出口并未有实质性改善。不过,随着出口先导指数1年来的首次环比回升,预示着我国出口未来或将有所改善,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提升。
据统计,去年我国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1.8亿,创造了全国税收约18%的份额。2015年我国仍保持货物贸易全球第一。
民企呈现较强活力
尽管1月外贸进出口数据不如预期,但其中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1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8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57.4%,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顺差2543.7亿元,扩大37.3%;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338.4亿元,占外贸总值的28.4%,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570.2亿元,收窄13.6%。
贸易多元化势头稳健,新兴市场出口表现较好。1月份,欧盟、美国和东盟仍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值分别为2903.3亿元、2698.9亿元和2342.5亿元。与此同时,我对印度等新兴市场、“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保持较好势头。
民营企业呈现较强贸易活力,贸易占比、进出口增速均保持正增长。1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7730.5亿元,增长1.1%,占外贸总值的41.1%,较去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76亿元,增长1%;进口2054.5亿元,增长1.2%。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江苏等主要省市1月进出口表现继续好于总体。其中,广东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为4627.9亿元。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福建等省市进出口总值降幅低于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降幅。
专家表示,在整体外贸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上述省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抗跌性,这主要得益于其较早的外贸转型。广大外贸企业应继续加快外贸调结构、转方式步伐,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快培育发展优势
1月份,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其出口表现相对较好。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1%,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均有1.2%至17.6%的正增长。
黄颂平表示,当前我国外贸步入了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换的关键期,外贸面临部分传统优势逐渐丧失、新优势尚未形成的现状,支撑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2月15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8%。其中,出口1.14万亿元,下降6.6%;进口7375.4亿元,下降14.4%;贸易顺差4062亿元,扩大12.2%。
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7,较去年12月回升0.5,这是2015年2月以来该指数首次环比回升。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3.4,较上月回升0.7;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为33.3、29.9,较上月分别回升了1.6、0.2。
“初步判断,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压力有望缓解。”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说。
节日因素不容忽视
通常情况下,外贸进出口受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的影响较大,单个月的外贸数据尚不足以支撑对全年形势的判断,需要综合1月、2月甚至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考虑。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1月数据受春节效应的干扰较大。一般而言,当月PMI进口、新出口订单也普遍会较为低迷。”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表明进口比出口更加低迷。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节早于去年,工厂大多倾向于提前赶工期和早歇工,使得出口相对更为集中,而进口意愿有所下降。
进口增速的继续下滑,表明当前内需仍然不足,这与此前公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下滑趋势基本吻合。与进口低迷相比,出口跌幅的意外扩大,则源于全球经济低迷和市场动荡的负面影响。
专家表示,此前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预期中的低基数影响也未能起效,这表明当前外贸进出口并未有实质性改善。不过,随着出口先导指数1年来的首次环比回升,预示着我国出口未来或将有所改善,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提升。
据统计,去年我国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1.8亿,创造了全国税收约18%的份额。2015年我国仍保持货物贸易全球第一。
民企呈现较强活力
尽管1月外贸进出口数据不如预期,但其中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1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8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57.4%,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项下顺差2543.7亿元,扩大37.3%;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338.4亿元,占外贸总值的28.4%,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570.2亿元,收窄13.6%。
贸易多元化势头稳健,新兴市场出口表现较好。1月份,欧盟、美国和东盟仍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值分别为2903.3亿元、2698.9亿元和2342.5亿元。与此同时,我对印度等新兴市场、“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保持较好势头。
民营企业呈现较强贸易活力,贸易占比、进出口增速均保持正增长。1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7730.5亿元,增长1.1%,占外贸总值的41.1%,较去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76亿元,增长1%;进口2054.5亿元,增长1.2%。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江苏等主要省市1月进出口表现继续好于总体。其中,广东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为4627.9亿元。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福建等省市进出口总值降幅低于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降幅。
专家表示,在整体外贸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上述省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抗跌性,这主要得益于其较早的外贸转型。广大外贸企业应继续加快外贸调结构、转方式步伐,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加快培育发展优势
1月份,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其出口表现相对较好。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1%,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均有1.2%至17.6%的正增长。
黄颂平表示,当前我国外贸步入了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换的关键期,外贸面临部分传统优势逐渐丧失、新优势尚未形成的现状,支撑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在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外贸结构优化的一系列部署,提出将通过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在李健看来,随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和业态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将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对外贸易有望在保持13%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
在李健看来,随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和业态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贸易的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将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对外贸易有望在保持13%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