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纸箱包装的色彩特点
  • 推倡环保 看看国外如何管理豪华包装
  • 签约四川白酒包装巨头仅3个月松德股份宣...
  • 温州获称“中国包装名市” 30年包装业产...
  • 集科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世界包装中心落...
  • 东莞铭丰印刷投10亿建产业园
  • 《新闻周刊》全面数字化 明年停出印刷版
  • 厦门新阳纸业成功进军台湾市场
  • 欧洲地区去年纸张回收率达七成以上
  • 2011年世界纸企10强榜单揭晓
  • 中国印刷产值数字印刷比重偏低
  • 从全球角度看印刷媒体业务正在“缩水”
  • 山东齐峰特种纸业喷绘浸渍门板纸项目获奖
  • 未来我国数字包装纸板印刷市场前景可期
  • 莫言获诺贝尔奖 出版商成获利者
  • 人形机器人 印刷企业未来的接班人
  • 贵阳年产10万吨瓦楞纸包装专用纸项目落...
  • 印刷行业目光对准包装印刷领域
  • 海德堡超大幅面胶印机:皇冠上的“明珠”
  • 浅谈2012全球化妆品包装设计三大精彩亮点
  • “老字号”新华书店将注重按需出版
  • 2012年中国纸业市场状况
  • 聚焦:印刷包装行业投资呈现三种新趋势
  • 莫言将成中国作家新首富
  • 浅谈无菌包装
  • 2013中国国际标签展 引爆印刷标签产业链
  • 印刷行业或洗牌 环保油墨竞争大
  • 纸箱机械向智能化方面进展
  • 浅谈包装在商品市场上的重要性
  • 2012标签展给您参展的十个理由
  • 传统+数字 或是传统印企当前转型最佳选择
  • 国内数字印刷成长缓慢 占印刷产值比重低
  • 国内印刷业总体表现平稳
  • 造纸企业开始考虑使用国产废纸
  • 我国绿色包装市场前往何方?
  • 2012中国4A金印奖论坛探讨中国广告业出路
  • 造纸企业:国产废纸回收有待提高
  • 金海浆纸成为海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
  • 大枫纸业集团投巨资实践环保赢广泛赞誉
  • 瓦楞纸箱的防潮处理
  • 包装印刷和绿色环保共促中国油墨市场强...
  • 食品消毒设备堪称是食品行业新贵中的主流
  • 特产包装的三大魅力
  •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为印刷企业“创收”
  • 全球首家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 个性定制印刷对印刷企业产生的影响
  • 纸媒,如何让读者去而复返?
  • 太原晋源区3家造纸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
  • TonerBoss公司推出HP再生硒鼓新品
  • “书”你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 能源循环利用让造纸行业发展势不可挡

    阅读量:111
    从一个仅有56万元资产、35名员工、一台破旧的1092纸机的农村小厂,到今天的总资产300亿元、员工15000余人、全球最大的高档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盐化工生产基地、全国500强,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今天如日中天,华泰集团的巨变在于企业敢于在环保上投巨资,还在于它对各种能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两句话背后的故事
      
      记者一行在华泰集团采访时适逢周六,虽然是休息日,但华泰集团的领导显然没有什么休息的概念,当天上午领导班子开会讨论集团的业务发展。
      
      而对华泰集团总裁李建华的采访是从两句话开始的。
      
      “只有落后的思想,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与现代只有一步之遥。”这是李建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说的话。记者好奇他那时何以会有这样的感悟呢?李建华说:“当时我们的产品比较单一,设备现代化程度比较落后,而人们对造纸业的普遍看法也是高耗能、高污染、投资密集型、人员密集型、设备技术相当落后,我就考虑如何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能否将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没想到造纸企业是这样的,没想到这样现代化的大型造纸企业在这里。”这是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10月18日视察华泰集团时发出的感慨。
      
      李建华表示,华泰在“十五”期间,按照科学发展观,调整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首先就是产品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的文化纸,上马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闻纸,因为新闻纸是战略物资。从1999年7月引进德国汉德公司16万吨新闻纸项目开始,在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华泰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5万吨、40万吨、45万吨新闻纸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2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
      
      华泰新闻纸生产战略决策的“大手笔”立竿见影,不仅实现了国产新闻纸全部替代国外进口,而且迅速占领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在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的不利环境下,依然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1999年华泰集团赴德国考察时,决定买下汉德公司准备转让的16万吨新闻纸机,但初次见面却遭到了对方的冷遇――汉德的副总裁连座都没起,因为他不相信中国企业能买得起7亿多元的设备。但几轮交流谈判下来,特别是来华泰实地考察后,彻底改变了德方的看法,那位副总裁表示,“尽管你们的设备还非常落后,但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他说。
      
      南下解放思想
      
      上个世纪80年代,造纸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轮残酷的竞争过后,就有一批纸厂垮掉倒闭,而设备现代化程度并不占优势的华泰却能突出重围,不仅生存下来而且不断壮大,成为山东省的先进企业典型,并赢得了“小厂也能高效益”
      
      的美誉。对于华泰的发展壮大,李建华则表示:“华泰发展到今天,基本上是靠收购、重组和联合,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来的。”
      
      山东广饶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或许“收购、重组和联合”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建华和华泰的制胜之“奇”吧。自1983年收购垦利县一台1092纸机开华泰收购的先河后,华泰收购、重组的步伐就势不可挡――华泰“从市内收到省内,从省内收到国内,从国内收到国外”,李建华如是说。
      
      在“十五”建成全球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基地后,华泰在“十一五”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谋划全国的战略布局。当华泰在业界声誉鹊起时,国内30多家造纸企业向华泰伸出了希望被收购重组的橄榄枝,但李建华的头脑非常清醒,他为华泰确定的战略是“宁愿往南走,也不向北去重组”。原因很简单,因为南方的思想比较解放,如果北上重组,华泰很可能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正是在“南下”战略的指引下,如今,华泰集团已在多个地区建立了总部和造纸基地,完成了在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的“三点一线”战略布局。并且在世界500强中,目前已有德国福伊特、美国杜邦、芬兰斯道拉恩索和比利时苏威集团4家企业与与华泰有战略合作关系。
      
      李建华明确表示,华泰在造纸上将不再继续发展。“‘十二五’是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因为国家批准了山东省黄蓝两大战略(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华泰决心抓住机遇,向低能耗、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李建华对记者说。
      
      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
      
      记者曾问李建华董事长,除创业初期外,在华泰的长期发展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他坦言:“最困难的时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因为当时的环保压力非常大。”
      
      众所周知,污染是造纸业的大问题。在华泰,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李建华说:“我们首先把环保放在首位,下决心投巨资,从掌握先进水处理技术的瑞典普拉克公司整体引进中段水处理技术装备,彻底解决了环保的问题。”
      
      谈及环保,华泰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厌氧好氧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经数道工艺流程处理过的“造纸废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放养金鱼。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华泰加大了对各种能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公司对厌氧水处理每天产生的近5万立方米沼气进行改造,全部用于60万千瓦热电厂发电,年可节约2万吨标准煤;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废渣焚烧项目,设计废渣处理能力700吨/天,可以把企业废弃物全部回收燃烧发电,真正实现了造纸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