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项目主管高连奎文章表示,这是毫无必要的。这种正逐渐滋长的悲观情绪是因为大家不了解经济增长的原理。经济增长的原理,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国目前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大概有十倍左右的差距,这个差距看似很大,其实我们是有能力赶上的。没必要低估我们的经济增长潜力。
文章分析,经济增长是复合式的,假如每年经济增长10%,只需七年左右就可翻番。经济增长本身还可带来货币增值。经济增长,加上货币增值,才是中国经济每年真正的增速,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而这还不是经济增速的全部,还要加上通胀率,因为现在公布的经济增速是扣除通胀的,如加上通胀率和货币升值,那么中国经济每年增长10%以上是很正常的。
以上是从宏观方面来解释,我们还可以从微观上看。经济效率从宏观上看起来非常抽象,但具体化之后又非常形象。从供给的角度,经济增长效率主要取决于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两部分,从需求的角度,主要取决于财富的分配平均度。且看看中国当下改善最快的领域吧:各地的公路越来越宽,铁路速度越来越快,高速公路越来越密,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我们的企业的自动化率越来越高,生产工艺越来越先进,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所耗费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所耗费的材料越来越少,这都是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未来国民收入的差距也能越来越小,生活越来越有保障,那也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现在各行各业的效率提升,不是以百分之几的速度,也不是以一倍两倍的效率,而往往是以十倍甚至更高的速度在提升。比如4G技术,比家庭拨号上网快200倍,是3G移动电话传输速率的50倍。在农业上,大型农业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型拖拉机的十倍,而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是传统农业收获方式的几十倍。现代化养牛场,一人可养500头牛,而传统养牛场只能养几十头,而农户散养最多只能两三头。LED灯生产企业采用自动化配装后,效率可以提高35倍左右,很多原本需要几百人的工厂,自动化改造之后,只需几十个人就行了,有的甚至变成了“无人工厂”。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效率改善,也是如今在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的事。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条件是中国独有的吗?难道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吗?客观地说,其他国家还真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有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必要的道路设施,工厂的建立无从谈起,比如印度 。还有的国家缺乏电力,即使建了厂也没法开工生产,比如缅甸、柬埔寨等。还有的国家没有足够的大学生,缺乏高端人才,即使建了厂,有了充足电力,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加工或装配性工业,比如斯里兰卡。而中国具备了以上的条件。中国各地在不停修建道路,让物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浪费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大力建设风电、水电,核电,超高压远程输电设施,使我们的工厂有充足的电力,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他们进入工厂后成为工程师,不断的改进生产工艺,让产品生产的越来越快,这些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方。
拿火车为例。在泰国 ,火车时速仅60公里,印度的火车时速很多只有20公里,在非洲的尼日利亚 ,改造后的火车时速仅30公里。而中国的火车平均时速已达160公里,新修建的高速铁路更已高达300公里以上。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他们的高速公路比我们更密,铁路里程比我们更长,工业生产的工艺比我们更先进,如今这些正在被中国一一赶上。
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所谓的高原区,经济增速常年维持在1%或2%左右,超过3%就是非常高了,达到5%的时候极少。美国的有识之士多年来一直呼吁修建高铁,但是碍于高速公路利益集团的阻挠搁浅至今,英国第一条高铁建成的时间为2030年,而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的高速火车试验速度已达到了每小时605公里。中国的这些发展优势,就连发达国家也都不具备。
当我们的高速公路比美国密度更大的时候,当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比美国更高的时候,我们在经济上就超越了美国,如果我们在社会保障方面能超越了北欧,那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了。
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确实很大,但净出口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却微乎其微,连10%都不到,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是依赖的内生动力,也就是上面指出的诸如交通效率和工厂效率的改善。
文章最后说,一个微观经济效率在持续改善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是不会停滞的,而当下的中国这种经济效率的改善不是单一,而是全方位全行业的,中国很少有哪个行业不在改变,而且这些改变并没有呈现衰减的迹象,而且一直呈加速状态进行,而这些改变足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实现成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