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瓦楞纸箱行业瓦楞纸板名词解释之一
  • 洋产品真的比国内好吗
  • 高速自动包装膜专用树脂面世
  • 科技行业精英纷纷出手拯救传统媒体
  • 中国人民银行三年内实现钞票冠字号打印服务
  • 力嘉董事长马伟武获得印刷领域大奖
  • 山鹰纸业为吉安集团提供50亿元担保引质疑
  • 2013年上半年包装机械市场不断增长仍不...
  •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首印110万册
  • 陕西省《三秦都市报》云报纸正式上线
  • 印刷行业迎来第二春——电子印刷
  • 美国印刷业2013年市场报告
  • 2015全球印刷设备器材市场达212亿美元
  • 包装行业发展为包装机器人提供腾飞的机遇
  • 国家强制要求月饼包装成本不超过出厂价25%
  • 国内纸具印刷市场现状分析
  • 打造包装印刷业航母 2013中国国际彩盒展...
  • 大数据时代的资料容量到底有多大
  • 机器人未来能否抢走印刷产业工人的饭碗
  • 英国部分葡萄酒将用塑料包装
  • 中国首台生物3D打印机研制成功
  • 利乐率先在巴西全面采用生物质塑料生产包装
  • 食品转基因标识何时掀起“盖头”来
  • 落实完善人才政策 推动战略新兴产业
  • 印刷下游行业促进经济发展给力绿色印刷
  • 纸制品包装印刷行业盈利空间有限
  • 日本纸质包装受捧 或促日废供需升级
  • 可再生包装催生千亿元市场 外资企业争相...
  • 时政关注:“中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 彩盒印刷质量的检测技术
  • 塑料瓶有望成为啤酒包装瓶
  • 塑料:比玻璃和金属包装更低碳
  • 国内一半以上的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
  • 多重利好 全球可持续包装业产值将达2440亿
  • 2012日本包装业上市额降至6万亿日元
  • 越南查扣入境中国地图印刷品称“歪曲”...
  • 全球包装工业持续增长
  •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破6.12 造纸行业...
  • 纸盒成风味奶普遍包装形式
  • 海量数据可以帮忙卖书,也能帮忙印刷
  • 选购食品包装机几点注意事项
  • 食品包装机行业的多样化迅速发展
  • 融茗颂月的月饼茶包装
  • 3D打印热与忧
  • 当前全球印刷业面临多重挑战
  • 会变魔术的胶片书
  • 2015年孙耿镇包装印刷产值达5亿
  • 新纳米印刷工艺打造30微米世界最小“蒙...
  • 2013年瓦楞纸箱产品质量市监督抽查结果
  • 百强印企遭遇增长低谷
  • 浅谈提升印刷质量三大因素

    阅读量:109
    通常,我们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内部而言,至多延伸到我们的外包商、供应商那里。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环——客户。

      企业的整个架构是服务于客户的,质量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客户是我们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不把与客户的沟通纳入质量有效管理视野,又怎能保证我们的质量方向一开始就走对呢?

      客户流——

      把客户需要纳入质量管理视野

      印刷质量的关键在于有效监控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上下工序之间的沟通。

      首先是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进入数字印刷时代后,印前制作阶段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脑排版软件、装帧设计软件、激光照排系统来实现的。以书刊印刷为例,绝大多数出版社都配有比较齐全的电子出版系统,经过出版社加工的书版、图稿电子文档,或者软片,是否适用于印刷?出版编辑要求采用的装帧方法、加工工艺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等等问题的沟通如果做得不到位,就会为其后的印刷加工带来许多问题。尤其是等到印后加工时才发现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或者成品图书到读者手中之后才发生问题,不仅将会给出版社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对于印刷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尽管可能直接的经济损失由出版社承担了(因为是设计上的缺陷),但出版社将会因印刷厂的专业性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和通过与客户沟通防止这种结果的发生,而谢拒今后的合作。并由于电脑设计的方便性和市场竞争的求新求异,编辑追求的艺术效果可能会与印刷加工工艺偏离;印刷“等米下锅”,业务员从发稿到回稿提供一切“到家”的服务,编辑更少到现场;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加工中的适应性需要摸索、试验;更由于印刷厂相对客户来说,处于产业链下游,这一切都使得与客户事前的充分沟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上下工序之间的沟通。印刷品生产中前后工序的关联性很强,必须从印前开始,就要进行整体设计工艺,尤其是一些需采用特殊加工工艺的产品,更需注重满足各工序的生产要求。如烫印模切的产品怎样拼版,如何安排印刷叼口,局部UV产品印刷上光时要注意什么等,都要事先考虑,并使前后工序的工艺能沟通、配合、协调。遇到新工艺或不稳定因素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事先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原材料——

      质量直接决定印品质量

      同仁堂讲究“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麦当劳从原材料生产地开始标准化,无不在原材料的把关上不惜血本,花尽心思。印刷原材包括印刷装订材料等原料和辅料,如软片、版材、纸张、油墨橡皮布热熔、润版液、UV油等。其中纸张、油墨、UV油、热熔等直接构成印刷成品,其质量将直接决定印刷品的质量,其他辅料参与印刷加工的某一环节,也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各种印刷产品对印刷效果的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印刷产品要求颜色靓丽,而有的则要求颜色柔和,有些产品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在选择油墨、纸张时,耐晒度就将是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性能指标;印刷不同种类产品时,对橡皮布硬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纸张、季节,热熔有不同的型号和特性,都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同时,要注重原辅材料的存储。像纸张存储,目前许多企业纸库温湿度控制、防尘措施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露天存放,根本谈不上温湿度、防尘等方面的控制,对保证和提高印刷装订的质量,降低纸张消耗带来不利影响,应优先考虑使纸张存储条件达到要求。

      此外,一些化工物料(如各种、膜、软片、油墨、UV油、橡皮布等)也要满足其规定的存储条件,还要保证转序产品的存储条件。在许多印刷企业对这一点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甚至就存放在过道一旁,既影响通道的畅通,对下工序加工质量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还可能成为安全消防隐患。

      其实,这方面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远比建设高标准纸库和转序产品存放点要大得多。不过由于这种损失分布在许多方面,也没有人专门就此进行专题分析,大家也就习以为常罢了。

      现在许多印刷企业不怎么注意版纸的吊晾调湿处理,好像觉得这样做是多此一道手续。其实,由于版纸的印刷适性较差,如果直接上机印刷,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套印精度,甚至会出现打皱、重影、墨色不一致等故障。而吊晾、调湿处理后,既可借机吹净纸张中夹杂的纸灰、纸毛,减少清洗橡皮布和飞达输纸停顿的次数,又可使纸张在印刷过程的含水量基本稳定,减少纸张变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损耗,提高印刷质量。

      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应对主要原辅材料进行仪器检测,尤其是开展数据化、标准化工作中,如果缺少这一环,许多必需的数据将只能以供应商产品说明上的数据为准,如果其产品性能表示与实际有误差,或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发生任何偏差,印刷企业将无法及时发现和采取应对措施。

      操作者——

      直接左右印刷加工全过程

      笔者认为,操作者直接左右着印刷加工的全过程,其他所有因素也都通过操作者作用于最终的印刷产品,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强弱、能力高下、是否勤劳,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使操作者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具有适宜的操作能力,具有勤劳的品质,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质量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取决于适宜的质量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首先经营者要具有始终如一的质量理念。如果经营管理团队对于质量没有形成共识,业务承接、生产调度、质量管理部门、生产车间管理者各吹各的调;最高经营者经营理念摇摆,业务多时不顾质量,只追求交期,业务受到影响才想到抓质量;对于分配只注重产量,不管质量,或质量所占的比例与员工的付出不协调,在这种情形下,不可能在操作者中培养出始终如一的强烈的质量意识。其次,质量意识教育要与质量标准的学习掌握,先进适用作业标准的总结、推广,适用设备、检测器量具、工艺的采用等结合起来,不要空洞地强调质量意识,更不要不管原因如何,出了问题只知道重罚。第三,质量意识教育要与企业质量制度的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的运行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综上所述,印刷质量涉及诸多方面,如各方面的及时沟通,设备、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科学合理的调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现场管理,生产环境,适宜的检测器具、手段和分析方法等,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我们的印品质量就能有很大提高。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