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印刷主要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梁成林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绿色印刷出现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30年后的今天,绿色印刷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普及的一种新型印刷方式。2010年9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共同签署了《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揭开了我国绿色印刷发展的大幕;2011年3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措施,我国绿色印刷进入高速推进阶段。”
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地区出版并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科书全部采用绿色印刷。无独有偶,上海也宣布将对全市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所有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学生用教科书和教师用教学参考资料也在范围之内。目前我国有近300家企业获得了绿色印刷认证,已覆盖所有省份。尽管我国绿色印刷在近两年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并不均衡,只有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这只是绿色印刷发展的一隅,但是在绿色印刷大背景下,企业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时有新闻报道“绿色印刷教材”书页脱落,油墨染手等。
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成本过高以及市场仍可度不高等因素相关。实行绿色印刷意味着在纸张、油墨、胶水等印刷耗材上必须选用环保型,而且在产过程中也要注重节能减排,这就加重了企业的成本投入。此外在最后的图书装订工序中,要使用耗能小、排放少的胶粘剂,而一些辅助材料如清洗印制板的润板液,过去多采用酒精清洗,如今则要求使用绿色清洗材料。印制完成后,绿色印刷图书产品还将送到相关部门检测,只有合格产品才能真正与消费者见面。这较之一般印刷无疑是新加的步骤。假如以前印一本书,成本是3元,在实现绿色印刷的要求后,每本书的成本涨到了3.5元,而图书的定价又不能随之上涨,因此,绿色印刷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市场的认可度不足,也是制约绿色印刷发展的一道门槛。
目前,市场上绿色印刷图书总量依然相对较少,反响并不明显。就针对教材市场而言,小读者们并不知道绿色印刷到底意味着什么,家长们也不知如何区别怎样的教材才算是绿色印刷的教材。
推动绿色印刷发展,首先需要向公众宣传绿色印刷理念和环保意识,并通过开办网站、举办各类活动等方式,帮助公众理解绿色印刷的重要意义和优势所在;同时,企业存在一定的惰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法规,督促其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