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人正在密集讨论反思“中国式XX”现象,而给过度包装贴上“中国式包装”的标签,实在是最贴切不过了。关于“中国式包装”,央视播出的内容为“打开一层又一层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漂亮盒子,最后露出的商品只是一个很小的球”的公益广告给出了最直观的诠释,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时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从烟酒、茶叶、高档食品,到最普通的元宵、鸡蛋、水果蔬菜等,外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绸缎衬里、描金绘彩,炫人眼目。这些花哨包装不仅华而不实,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
包装只是内装商品的从属品,包装的主要功能是延长商品的保质期,便于商品的储存、运输、携带,给有关的商品信息提供附着媒介,当然,包装也有美观促销的功能,但无论如何,包装都不能脱离其实质功能,包装的价值在整个商品的价值中所占的比例都不宜太高,如果包装过于奢华,喧宾夺主,“椟”贵于“珠”,如果包装的装饰作用远远大于其实质作用,那么,包装与内装商品就本末倒置了,包装也就彻底变了味。这样的包装不但不美,反而很丑。这样的包装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助长奢侈腐败现象。我们切不可再执迷其中了。
“中国式包装”是一种市场病,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实施的不负责任的包装营销策略是一个原发病根,消费者的“中国式面子”也是一个主要病根。不少消费者在自己消费时往往会选择包装简单实惠的商品,但在为他人购买礼品时,就更加青睐外表“豪华、美丽、名贵、大气”的过度包装商品,消费者明知商品华而不实,但为了面子,为了显示诚意,为了显示礼品的档次,也愿意购买,或者不得不购买。“中国式面子”抬高了对过度包装商品的消费需求,给过度包装商品的畸形生存发展提供了土壤。
所以,要破除“中国式包装”的乱象,除了抓紧健全完善有关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规范,加强监管,从源头对企业的过度包装行为进行遏制,更需要消费者破除“中国式面子”。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决定着市场的风向,决定着商品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大小,也能够对企业的营销行为产生反向影响力。如果消费者能够放下“中国式面子”,能够抵制过度包装,能够用自主选择权理性消费,那么,消费者就会形成“用脚投票”效应,过度包装商品的市场就会逐渐萎缩,甚而会最终消失。
厉行节约,转变社会风气,人人有责。大吃大喝是“舌尖上的浪费”,过度包装则是“包装上的浪费”,比之前者,后者的危害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有必要拿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劲头来遏制“包装上的浪费”——显然,遏制“包装上的浪费”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就让我们大声地向“中国式面子”说“不”吧。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欲破“中国式包装” 先破“中国式面子”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