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智能制造成熟度评级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6月中国制造业...
  • 上品机械创始人李建虹说金刚翼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5月全球制造业...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5月造纸和纸制...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5月份制造业采...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5月的综合PMI产...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5月物流业景气指数
  • 荣晟环保实控人冯荣华为了何事被采取强...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4月中国进出口...
  • 华侨城集团旗下的纸包装业务已基本完成剥离
  • 2025年4月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的详细分析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4月综合PMI产出...
  • 安青袖综合指数 | 2025年4月摩根大通全...
  • 玖龙纸业最新动态
  • 东莞森和纸业有限公司遭破产清算
  • “上品欢迎你”工厂开放日接受零星参观
  • 励展开幕首日海内外观众总数为60274人
  • 上品机械7-11日举办工厂开放日
  • 上品机械今日起举办工厂开放日也是龙琨...
  • 综合指数 | 2025年3月物流业景气指数
  • 综合指数 | 2025年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指数 | 2025年2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综合指数 | 2025年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
  • 综合指数 | 2025年2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指数 |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综合指数 | 2025年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
  • 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
  • 全球首台7色注塑机由伊之密研发制造
  • 2025年纸包装行业的热门工艺和技术趋势
  • ESG简介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8%。
  • 2020大型家电包装全自动钉糊箱解决方案...
  • 全媒体触发
  • 2020江西同乡会
  • 一代鞋王百丽宣布退市
  • 中国制造业即将迎来黄金五年
  • 高速瓦线新标准问世
  • 其实,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当...
  • 东洋推出可高速印刷、可蒸煮的水性油墨
  • 9类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今日正式实施
  • 巴菲特印在了可口可乐的包装上
  • 30家央企争做雄安建设排头兵
  • Landa宣布2017年测试客户名单
  • 快递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 没名没姓的快递单为何令人踏实?
  • 一文读懂两会后最权威的经济研判
  • 2017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是这50家
  • 第24届华南国际印刷展2017中国国际标签...
  • 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源自哪里

    阅读量:82
           在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的背景下,依靠廉价劳动的投入来驱动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如何赢得新竞争力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一个新挑战是,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普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也对政策应对提出了紧迫要求。
      
      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消失的更根本性影响则在于,以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能够保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二元经济发展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充足可以打破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维持一个以资本和劳动投入为基础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资本投入过度则会遇到报酬递减现象。
      
      由此可见,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作为供给方面的经济增长源泉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是不能保持的。实际上,以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为标志,中国经济就已经日益脱胎于二元经济的特征,其含义就是,惟有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制造业才可能保持和赢得新的竞争力。
      
      这是因为,在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较早的一项计量分析表明,在1978年-1998年期间,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1%,而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效率部分仅为3%。
      
      那么,随着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数量从2002年—2006年平均每年增加6%,减少到2006年—2010年期间平均每年仅增加3.7%,这种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是否仍有潜力来提高生产率,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未来应从哪些方面赢得中国制造业新的竞争力
      
      那么,在上述情况下,未来应该怎样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呢?
      
      首先,随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仍有巨大的提高潜力。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抚养比仍然低于东部地区,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仍有人口红利潜力可以挖掘。虽然大量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沿海地区打工,但是,现行户籍制度使得他们不能成为打工地的市民和稳定的劳动力供给,目前部分地区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也仅仅局限于本省居民。因此,一旦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仍然可以预期获得新的劳动力供给和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为此,需要加快以农民工的市民化为主要取向的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消除仍然存在的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效率将日益成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这有助于实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目前人力资本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即劳动年龄人口随着年龄的提高,受教育程度降低。例如,中国60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比20岁人口低2.9年。在20岁年龄组,中国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比美国低3.6年,而在60岁年龄组比美国低7.6年。另一个挑战在于,由于劳动力短缺以及低端劳动者工资提高较快,降低了教育的相对回报率。
      
      例如,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工的相对教育收益率,从2001年较之初中高出25.9%,下降到2010年仅高16.9%。这导致家庭不愿意子女升学,甚至许多孩子未完成义务教育便辍学。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政府近几年陆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加大高中教育激励,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降低了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同时加大了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在职劳动者的培训力度,这使得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显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可能的。
      
      最后,通过清除新技术使用的制度性障碍,获得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效率源泉。改善技术效率有赖于企业的各种创新行为,做出适合自身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和技术选择,而政府在其中任何一项微观经济活动中,都不宜越俎代庖。政府应该做的,是通过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让无效率的企业退出经营,而让有效率的生存、发展和扩大规模,同时消除不利于新技术采用的各种制度障碍。目前,由于各种政策因素,不能按照效率原则使企业自由进入、退出、扩张和萎缩,造成效率损失。例如,虽然国有企业获得最优惠贷款等发展环境,而非国有经济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前者的平均资本回报率仍比私人企业要低1/3以上。因此,应着眼于实现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对各种经济主体发挥作用的领域进行重新界定,并改变产业政策的实施办法。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