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纸箱卖10元,咱俩都能赚3元。你偷偷降到9元。我的份额被你抢了,你一共能赚4元,我直接没生意。
我一看急了,也降到9元,又是份额平分。咱俩每个只能赚2元,如此反复最终大家都亏本做。
这就是囚徒困境,谁先降价谁先爽,大家一起降价一起惨。其根源是参与者众多,同质化和长期产能过剩。
--------------------
截至2025年10月,中央到地方、行业到企业,已把“反内卷”从口号细化为可操作的“三支箭”和一系列配套办法,可归纳为“限、提、督、扶、退”五类具体化措施,并在光伏、汽车、快递、生猪、建筑、互联网平台等重点行业率先落地。
一、限:直接限产能、限产量、限低价
产能“天花板”——电解铝4500万吨、光伏20GW以上扩建须专家评议、钢铁水泥“严禁新增”。
产量“红线”——生猪“减母猪100万头、出栏均重≤120kg、禁止二次育肥”;光伏硅料、硅片企业协商减产保价。
价格“地板”——快递设定最低派费、光伏组件不低于成本报价、汽车降价促销须提前报备。
二、提:提高技术、质量、品牌权重,替代“唯低价中标”
政府招标——汽修、建筑等行业把技术分权重提高到≥60%,直接取消“最低价中标”。
财政补贴——光伏补贴改为五维考核:良品率≥97%、研发基金占净利≥20%,否则一票否决。
标准升级——光伏、锂电池出口统一等级标注,卷质量、卷服务而非卷价格。
三、督:穿透式监管+违法成本
供应链溯源——对硅料、银浆等原材料采购价低于行业成本10%的触发专案稽核。
价格监测——汽车、快递建立实时库存与售价监测平台,异常低价自动预警。
法律兜底——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2025-10-15施行,低于成本价倾销最高可处年销售额5%罚款。
四、扶:用市场手段帮企业“出红海”
并购重组——证监会“并购六条”豁免反垄断审查,鼓励水泥、钢铁、光伏龙头跨区域整合。
金融差异化——对参与限产、技术达标企业给予信贷贴息、绿色债券;对盲目扩产项目收紧授信。
需求扩容——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两重”领域倾斜,强制采购高效光伏、绿色建材,把“减量”与“增需”同步推进。
五、退:建立落后产能、低效企业退出通道
白名单+黑名单——汽修、建筑行业发布“星级企业白名单”,无资质修理厂全面清退事故车市场。
地方政府签订“产能责任状”,对未按期完成去产能的园区,暂停新增能耗、环评审批。
行业协会建立产能置换交易平台,退出指标可市场化转让给优势企业,减少“一刀切”阵痛。
行业速览
光伏:20GW以上扩建专家评议、硅料减产保价、出口统一标准。
汽车:降价提前报备、库存红线、账期承诺、国央企并购整合。
快递:国家邮政局牵头设定最低派费,8月起集体提价。
生猪:减母猪100万头、压降出栏体重、叫停二次育肥。
互联网平台:美团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强制防疲劳;电商平台规范“仅退款”。
建筑:33家企业联合倡议,技术分≥60%、黑名单淘汰、供应链共管。
通过“限产能、提质量、强监管、扶并购、退出低效”五位一体,政策把“反内卷”从自律公约升级为带法律约束力的系统行动,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让企业靠技术、品牌、服务赚钱,而不是靠压价、加班、加产能续命。
安青袖八卦:用“人为设限+制度换挡”强行把市场从“囚徒困境”里拉出来,让竞争维度从“价格×产能”切到“技术×品质”。反内卷不是反对竞争,而是政府当“博弈规则修改者”,先把大家从必输的囚徒困境里拽出来,再重新设计一套奖励“技术、品质、品牌”的新游戏规则,让竞争回归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