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联公告
  • 更多内容行业动态

  • 纸箱包装的色彩特点
  • 推倡环保 看看国外如何管理豪华包装
  • 签约四川白酒包装巨头仅3个月松德股份宣...
  • 温州获称“中国包装名市” 30年包装业产...
  • 集科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世界包装中心落...
  • 东莞铭丰印刷投10亿建产业园
  • 《新闻周刊》全面数字化 明年停出印刷版
  • 厦门新阳纸业成功进军台湾市场
  • 欧洲地区去年纸张回收率达七成以上
  • 2011年世界纸企10强榜单揭晓
  • 中国印刷产值数字印刷比重偏低
  • 从全球角度看印刷媒体业务正在“缩水”
  • 山东齐峰特种纸业喷绘浸渍门板纸项目获奖
  • 未来我国数字包装纸板印刷市场前景可期
  • 莫言获诺贝尔奖 出版商成获利者
  • 人形机器人 印刷企业未来的接班人
  • 贵阳年产10万吨瓦楞纸包装专用纸项目落...
  • 印刷行业目光对准包装印刷领域
  • 海德堡超大幅面胶印机:皇冠上的“明珠”
  • 浅谈2012全球化妆品包装设计三大精彩亮点
  • “老字号”新华书店将注重按需出版
  • 2012年中国纸业市场状况
  • 聚焦:印刷包装行业投资呈现三种新趋势
  • 莫言将成中国作家新首富
  • 浅谈无菌包装
  • 2013中国国际标签展 引爆印刷标签产业链
  • 印刷行业或洗牌 环保油墨竞争大
  • 纸箱机械向智能化方面进展
  • 浅谈包装在商品市场上的重要性
  • 2012标签展给您参展的十个理由
  • 传统+数字 或是传统印企当前转型最佳选择
  • 国内数字印刷成长缓慢 占印刷产值比重低
  • 国内印刷业总体表现平稳
  • 造纸企业开始考虑使用国产废纸
  • 我国绿色包装市场前往何方?
  • 2012中国4A金印奖论坛探讨中国广告业出路
  • 造纸企业:国产废纸回收有待提高
  • 金海浆纸成为海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
  • 大枫纸业集团投巨资实践环保赢广泛赞誉
  • 瓦楞纸箱的防潮处理
  • 包装印刷和绿色环保共促中国油墨市场强...
  • 食品消毒设备堪称是食品行业新贵中的主流
  • 特产包装的三大魅力
  •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为印刷企业“创收”
  • 全球首家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 个性定制印刷对印刷企业产生的影响
  • 纸媒,如何让读者去而复返?
  • 太原晋源区3家造纸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
  • TonerBoss公司推出HP再生硒鼓新品
  • “书”你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 从“德鲁巴”看中国印刷业发展:风好正是扬帆时

    阅读量:151
    日前刚刚落幕的德鲁巴国际印刷展览会上,中国的印刷业展示了强劲发展势头,参展商之多、参观观众之众、参展面积之大堪称历史之最。有数据显示,中国参展面积达到了空前的11440平方米,占展会总销售面积约7%,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展会的第四大参展国;中国有239家参展企业,仅次于德国本土,占参展商总数的13.5%左右。
      
      大放异彩的背后是近年中国印刷市场的迅速崛起。“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业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9.3%,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已达到8000多亿元人民币,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60%以上,已成为新闻出版业乃至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从身体力行到枝繁叶茂
      
      中国印刷业身处变革佳境
      
      国际舞台上炫目的“中国风”绝非无本之木,中国印刷业近年来不断发展与蜕变,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印刷业自身也适时提出实施绿色印刷,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推手之一。
      
      对此,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说,绿色印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它犹如“有形的手”,在向社会提供优质健康环保的印刷产品的同时,正孕育着一场绿色颠覆——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观以及绿色市场下的绿色经济。
      
      一年多来,实施绿色印刷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王岩镔介绍,全国首个国家级绿色印刷园区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成立。截至今年4月,全国103家印刷企业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10年和2011年,上海印刷企业两次开展教材柔印试验,推出4本柔印教材。在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绿色印刷主题日上,全国首批100多种采用绿色印刷工艺并使用中国环境标志的婴幼儿读物上市。
      
      从小试牛刀到百家争鸣
      
      中国印刷业迎接科技洗礼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科技之东风造就了中国印刷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辉煌。电子门票属于印刷业中的新型产品,继首次在2008年奥运门票上小试牛刀后,于2010年世博门票上规模化应用,超过7000万的使用量,无一假票,实现了印刷与防伪技术的完美融合。
      
      2010年11月,一个令业界振奋的消息传来,政府对印刷产业两大工程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建设中的10个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支持,共5420万元。
      
      每一项技术无不用科技创新一词对绿色印刷、数字印刷进行着注解,我国印刷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科技洗礼。与国际印刷强国相比,中国印刷业对科技的应用多、创新少,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冲破技术壁垒是目前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印刷业触摸创意脉搏
      
      一个名叫万捷的印刷人,在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入围人物”。他带领雅昌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印刷与现代IT、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创立了中国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连续荣获多项国际印刷大奖,让印刷术的发明地再获尊严和掌声。
      
      一本名为《中国弹起》的立体书,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日上市,并在此后的书展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打开这本书,长城、兵马俑、浑天仪、敦煌石窟、故宫及鸟巢等场景瞬间“弹起”,中华五千年文明跃然纸上。这本由香港同胞设计、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公司印制的书,彰显了立体书设计的中国力量。
      
      一家名叫金汇通的企业,将世界之星、美国艾非奖等几百个国内外设计奖项收入囊中,成为获奖最多的包装印刷企业。这家创意驱动型的企业,依托百名设计师组成的创意团队,开创了一条包含营销、策划、设计、运营、孵化的一体化产业链。
      
      这样的创意案例还有很多。
      
      从国企独秀到共同发展
      
      中国印刷业保持开放姿态
      
      作为新闻出版业中开放步伐最早、开放范围最广、开放力度最大的领域,中国印刷业早已从改革开放前的国企一枝独秀,发展到今天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发展的格局。
      
      “引进来”成果丰硕。国际印刷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美国当纳利、日本凸版、美国利乐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设厂。港资印刷企业也大举内迁,勤达印刷、利丰雅高、中华商务、雅图仕、永发印务、鸿兴印刷等纷纷在内地设立厂房。外商投资印刷企业以强大的资本、先进的管理、精良的工艺,获得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到2010年,外商投资总额已达255亿元。
      
      “走出去”成绩斐然。2010年,我国对外加工贸易额已达662亿元,印刷品远销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不过,我国印刷业仍以产品走出去为主,以资本和人才走出去为特征的海外办厂模式尚在探索之中。今年4月的伦敦国际书展上,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宣布设立海外首家实体企业——凤凰传媒国际(伦敦)有限公司,并在英国埃塞克斯郡建立数码印刷基地。
      
      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对民企的大力扶持以及入世对外资的逐步放开。政策之外,政府部门也在努力为印刷企业搭建贸易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印刷周作为国内唯一的展示印刷企业和印刷产品的平台,一直在努力尝试以国际化的视野,为企业交流信息、洽谈贸易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
    印刷机,瓦楞纸板,模切机,覆膜机,油墨,水印,开槽,胶印,凹印,装订机,切纸机,糊盒机,粘箱机,纸板线,等离子,胶水,热熔胶,喷胶,贴窗机,二片拼接,PE,PP,捆包机,四联,客户云,双片糊盒机,高精度粘箱机,自动供盘,自动码垛,纸箱,彩盒,后道,机器人,钉箱机,贴面机,裱纸机,单面机
    四联网:四联|印刷机|后道|彩盒|纸箱|糊盒机|模切机|瓦线|捆包机|纸板线